欢迎来到漯河市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!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政策法规 > 产业发展:关于产业集聚区

产业发展:关于产业集聚区

发布时间:2016-11-09

浏览:

分享:

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、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,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,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,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。然而,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,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。因此,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,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,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。

一、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

1、管理体制亟待理顺。首先,管理体制不顺。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虽然具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,但存在与市直职能部门职能交叉问题,在行政区划和责任权限上,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之间存在多头管理、职能不明、职责不清的问题,产业集聚区对所在乡镇大都只有协调权,没有决策权,工作效率较低;其次,目前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大部分定性为全供事业单位,人员属事业编制,有些素质高、能力强的公务员因担心失去公务员身份而不愿调到管委会工作,影响人才引进。

 

2、建设资金缺口较大,融资难度大。产业集聚区由于成立时间较短,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,尽管在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,但建设资金短缺仍是目前制约集聚区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。在引进社会资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,受政策和相关条件制约,产业集聚区资本运作仍很困难。一是寻找合作伙伴难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强,投入高,产出低。引进合作者后利益怎样分成、土地怎样开发,尚无明确的政策和经验引导。即使一些社会资本有意向参与建设,也担心受招投标等程序限制影响其收益,投资的积极性大打折扣;二是投融资平台建成后没有放大效应,影响融资能力。上级允许县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可担保35倍于注册资金的贷款,从而将贷款担保能力放大,但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没有此类政策支持,影响了融资规模。 

3、土地利用率不高。产业集聚区受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的影响,与现有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相比,工业用地指标明显受到限制,也制约部分项目进驻;产业集聚区受节能减排影响,环境容量压力增大,使部分企业不能引进;招商引资力度不够,新入驻企业较少,与规划偏差较大,造成一些土地的闲置。


4、集聚区发展质量有待提高。产业集聚区内高、新技术企业较少,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较少,高素质、高技术人才较少。集聚区内的企业普遍缺少研发机构,自主创新能力较弱。集聚区内目前入驻的企业大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污染、高消耗的企业,节能减排问题还需引起进一步重视。集聚区内的企业集聚程度不高,还没有充分形成布局集中、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,存在技术水平偏低、项目规模偏小、产业关联度偏低等问题。  

5、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待健全。产业集聚区普遍缺乏沟通、交流、咨询和传播的媒介,缺乏研发机构、专业培训机构、法律服务、融资服务、市场咨询、物流配送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商业、文化娱乐、医疗等配套设施。

二、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建议

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,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理清思路、强化领导、创新方法、健全机制,打拼新的发展模式。

1、以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发展。实现产业集聚区的预期目的,精心设计、科学规划非常重要,规划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成效。产业集聚区发展,要做到规划先行。规划思想要坚持三结合”: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同城镇总体规划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,与能源、交通、水、电、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,与文化、教育、卫生、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结合起来,做到功能互补,同步推进,统筹考虑,科学规划。要科学合理布局主导产业、基础设施及生产性、生活服务业,使集聚区既具备产业支撑以聚集财气,又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。同时,要认真落实规划,确保规划一张图、建设一盘棋、实施一个调,确保规划的科学性、严肃性和可操作性。


2、理顺管理体制。一是鼓励探索符合县域实际的产业集聚区高效管理体制,引导产业集聚区实行 “政区合一的封闭式管理体制,彻底改变不适应集聚区快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;二是上级出台政策,将集聚区管委会界定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,或适当调配给集聚区部分公务员编制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,适当扩大产业集聚区干部人事管理权限,以吸引、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。上级有关部门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、设立科研工作站、吸引留学人员等方面向产业集聚区予以重点倾斜。

3、破解资金瓶颈。一是上级政府要在产业集聚区起步阶段,短则两年、长则三年,对集聚区基础设施给予普惠制资金支持加奖励,待集聚区完成起步阶段后,再实行对效益好的集聚区进行单独奖补政策;二是产业集聚区在成立投资公司的基础上,还要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划转、授权,以及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如土地、道路等各种可利用的实物资产抵押,增强投融资公司资本实力。取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公开出让、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、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等方,经营投融资公司的资产,发挥资产的放大效应;三是要发挥县域金融部门及企业的融资作,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集聚区建设,着力打破集聚区建设融资瓶颈,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;四是上级政府要进一步明晰投融资政策,从政策层面消除投资者的顾虑,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。

 

 

 


图片新闻

IMG NEWS

漯河市中凯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被河南省科技咨询业协会评为的“2020年度优秀会员单位”!

漯河市中凯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被河南省科技咨询业协会评为的“2020年度优秀会员单位”!

河南:政府助力 促进中小企业自主科技创新

央视网消息:在河南,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举措,形成了财政、税收、金融的政策“组合拳”,给中小企业更好提供助力,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。在河南郑州,一家从事润滑油自动装备的“小个头”企业,2020年却实现了3亿多元的销售收入。这得益于企业在去年…

河南省财政厅:上市最高补助200万 发债最高补助100万 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按基础利率50%贴息

对省内企业申请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的,按照辅导备案登记等时间阶段,对企业给予不超过200万补助。对省内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、资产证券化两类产品,分别按照其实际支付中介费用的50%给予补助,每户企业每类产品最高补助100万元。对省内企业通过股权投资、债…

关于印发《河南省星创天地建设实施细则》的通知

各省辖市、省直管县(市)科技局,各有关单位:为推动我省星创天地建设工作,激发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活力,根据《科技部关于发布<发展“星创天地”工作指引>的通知》(国科发农〔2016〕210号),省科技厅研究制定了《河南省星创天地建设实施细则》。现印发你们,请结合实际…

如何打造“双创”升级版?李克强总理这样说

“打造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升级版,不仅要巩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业态、新模式,还要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,使创业创新在更大范围、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蔚然成风。”李克强总理在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。当天会议部署打造“双创”升级版,增强带动就业能力、科技创新力和…

Copyright © 2004-2009 zksti.cn.inc.all rights reserved漯河市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公众服务凭条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18721号-1 豫公网安备 41112202000153号